Coolshell酷壳朋友圈挤压泡沫水分
经过2个月朋友圈测试,危难时刻并没有几个耗友会帮助左耳朵耗子。“ 酷壳众创”关键定位是?做快速闪现的潮流?大V也很快被人遗忘于江湖;或是做经得起历史时间考验的经典?放到一个较长的历史尺度中去看,一切才萌芽尚未出土。
Aug 1, 2023,Atom
正所谓“枪打出头鸟”,果然没好结果。
互联网泡沫堆积起来的,得挤压朋友圈的水分。
对过去2个月做一次总结,我起头做了以下这几件事。
“耗友众创”群组
2023.6.1 看到很多人要支持耗哥,我很感动,于是就建了一个叫“耗友众创”的TG群,把支持者拉到群里,并两周后在twitter发布了一个帖子:招新,为实现耗哥的愿望,耗友建立众创小组,利用碎片时间,从事媒体公关市场营销,帮助推广MegaEase 云服务和开源等公益项目,参与成员请提交个人博客简介,工作空间拒绝灌水。
并配了一篇招募公告: 酷壳众创招募(觉得“耗友”这个词不合适,后来改叫“酷壳”) 经过耗哥的大V好友 Kevin转推,很快2周就有30来个人加群,我就开始发布任务了。
发邮件给DHH
2023.6.14 第一个任务,请耗友们帮助写信,配了一篇解释说明的文字: 给37Signals写信并twitter@DHH。
我想前后几篇相关文字应该是把前因后果和事情的背景都说清楚了。
第一个响应的是Pingwest的记者Rebecca,然后是我,加上2个月前耗哥亲自写的信,目前为止,总计有三封信发出去了,这数量还不够的。
我在TG群里公告了,但无人响应,很奇怪,我理解不了,他们都自己主动报名加群说“想要支持耗哥的创业”,为啥真要出力的时候,却都不吭声呢?
我想可能“写信”这活儿太重了,而且加群的都是陌生人,大多数不是熟悉的网友,可能他们只是一时冲动好奇吧。
然后,我盯上了一些和耗哥关系更熟悉的人,也就是“纪念左耳朵耗子”文章列表中的一些作者,我看他们经常活跃在twitter上互动,我经过邮件、twitter、TG等多渠道联系,我用的是MegaEase的域名邮箱,留有我的真实姓名和电话,用规范的邮件格式,保持礼貌称呼,看起来足够正式吧。
但是,要么没回音,要么一句话就打发了“干什么?…… 我看一下 …… 等我忙完 …… ”,就没有然后了。
到了6月底,还没第四个人参与写信这个小任务,暂时搁置,下一个任务!
Coolshell 域名和博客
2023.6.24 当时本博客的内容放在notion托管,页面网址很长,各方面体验都不好,为了更接近程序员的习惯,我想搬家到Github page 或其他更好的博客托管,还要用到Coolshell 域名,于是发布了这篇文字:耗友请求与Coolshell.org联合
这篇应该也说明白了意愿和方法,请求提供的域名和web技术支持,又经过邮件、twitter、TG等多渠道联系,用MegaEase域名的邮箱,看起来足够正式和礼貌,与前面写邮件的情况是一样的,一半人没回应,另一半人回复“干什么?…… 我看一下 …… 等我忙完 …… ”。
我以为他们真的忙完手头的事,过几天会给答复的,但是一两周过去了,并没有“然后”,实际表明也就是“无意愿”。
他们写的“纪念耗哥”的文章时那种情真意切,此时都化作了“工作生活的鸡毛蒜皮”和twitter里抖的各种职业小机灵。
某些细节,有点意思,有人回应表示支持的,我也很认真地和他电话聊了,并把他拉到TG群里,并说明和谁谁一起协作干这件事,感谢提供支持,大家在群里都看到了。
但是过去几天,他在群里和人聊别的事情,根本不提正事,我还私信提示过他,居然好像完全忘记了来干嘛的。
这什么情况?内存溢出?或没装内存?
我写博客或共享文档,以为“文档驱动远程团队异步协作”,而有些人根本不看文档的,嘴上说着支持“我要参与”,实际根本不知道做什么,可能只是为了找个群聊天?
2023.7.26 即一个月后,我自己注册了现在这个Coolshell域名,并将博客托管到Gitbook,其实也很简单方便,我只是想一件事如果有许多人一起参与会更有意思,而不是一个人闷头干完。
群组管理员
在耗哥twitter置顶的是一个“程序员资源分享群”,这确实是个黄金广告位,我本来是想利用这个群做一些MegaEase产品推广的,但是这个几万人的大群很乱,看不下去,太多垃圾,必须得清理了。
2023.6.24 我在这个群里发布公告,招募几名管理员,搞社区自治,并加入一个“社群治理”TG群,通过提交简历博客互相认识。
然后管理员们商量,再发一个公告,将大群禁言并封存,让愿意的网友加入另一个带有专业话题分类的新群 “程序员资源分享社区/Coolshell粉丝专业组”。
把几万人大群水分挤掉,新群不足千人,没有人气,干净多了,这似乎是我做的几件事中唯一看起来不那么失败的。
感谢老管理员 Kevin授权,为了取信于人或互相熟悉,虽然此前从未认识,我周末和报名参与的人挨个打电话聊,感谢Huggy, 小Lu等几位支持,这些积极的支持者还都是在校生,我发现规律了,上班族基本都是没时间的,能参与的都是学生党。
互联网的泡沫水分太大
报名参与做社群管理员的总计有超过30人,他们进了管理员群,但是多半都不按规则出牌,不提交简历,被催促后还说“什么是博客?简历怎么写?”,还有人完全不吭声,也不在共享文档中提交群组建设方案;
还有人提交个人简介或简历,之后就不吭声或玩消失,但是我看到他们在大群或twitter中还挺活跃,这些自称程序员的,或许提交了假简历,不像是真人,只是在网络上散布垃圾信息机器。
做人做事能认真点么?不遵守规则,就不要参与,首先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,我在限定的时间内把不符合条件和不遵守规则的人都清退。
几万人中筛出来的,真正有想法和行动力的人,最后符合条件的就剩下几个了。
网络聊天群组选人的概率是万分之一,纯粹浪费生命和时间的瞎扯淡。
世态炎凉
某位程序员写过“纪念左耳朵耗子”文章,很感谢耗哥,因他参加过MegaEase的活动,耗哥曾帮他做过推广,获得不错的效果。我看他的社媒群组搞得挺好,于是向他请教,问他是否愿意帮助一起治理一下很大且乱的“程序员资源分享群”?我还通过博客的链接发了一篇文档,说明我们想做什么。
他回复说“正在忙,等会看”,过了两天,我故意没直接问这件事,而是跟他说别的事情,前面说过的话在聊天窗口,其实一切很显眼摆在那里,他依然装作没看见或忘记了,居然和我聊了不少其他话题。
有这闲聊的几分钟,也足以把前面说的事项给答复了,可见他不是真的忙,而是不知道浑浑噩噩地在干什么。
很多人习惯回复“等我忙完”,这句话是否有歧义?意思是“忙完后,我再看看,然后回复”?
让人误解以为他忙完了会再答复的,这算做人没诚信吗?讲话逻辑和定义不清晰?
这些小v,吃了庞大的中国互联网人口的红利,粉丝量过了千或万的,就喜欢装着大v的样子,开始指点江山,或给人指明方向,还有很势利眼的,首先看对方粉丝量是否和他的江湖地位匹配。其实他们也喜欢回应网友,宁可和人闲聊瞎扯淡,也不愿意去做一件正事。
如果认真看聊天记录,发现很多人的话就是“鸡同鸭讲,自说自话”,他们只是在表达自己,而没有实际回应对方,尽管每个字和标点符号都认识,但双方没有真实有效的互动,跟做梦一样,互联网确实很现实且魔幻,改造了很多人的大脑思维和行为方式。
耗哥曾经和我聊过这些话题,原话我忘记了,大意是“别看那么多粉丝,人家只是觉得你有点价值,或寻找他想要的某种东西,不会有很多人用心去做一件事,网络上都是急躁的 ”,“没有人真正关心你,也没人把你当回事,人们甚至不会关心自己”,最后的一句话很是难忘,就是所谓社会人的普遍处境。
“世态炎凉”
正常的社交行为
这里没有道德绑架,因为一些人自称耗友,公开表态要“纪念、支持、感谢”,却不能站出来直接面对求助。 其实给一个清晰的“不行、或行”答复就够了,毕竟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,并非有义务必须响应做什么,但他们的表现“非礼也!”。
如果上述的“支持”仅仅是在朋友圈点赞留言转发,礼轻人意重,这样也很好,我尚可理解网络生活对友情的表达方式。
如果不想搭理人或没时间,在网络上可以完全不回应,也不会显得突兀或失礼;如果要答复,必须非常清晰地给一个有效的答复时间(通常是几个工作日内),以及说明“行、不行”的简单原因。
即使面对普通网友陌生人,耗哥也是这样待人的,以及我接触过不少西方人士,包括DHH和很多颇有名气的公司老板都是这样的,说话不含糊,不忽悠,让人感到是真诚和守信用的,一切都是正常和恰当的社交行为。
我曾经有个理想是当清洁工,喜欢清理垃圾,也抵制没必要的社交,一个简单的测试事件,就能把假朋友全部给排除掉。
我们聊起过“势利眼”的经历:我穿着很普通的,甚至看起来破旧的衣服,去写字楼特别高大上的公司,被保安和前台拦住了,不听解释的,然后打电话给老板,亲自下来接进去,把请来的客人挡在外面,打脸吧!要么撤职滚蛋 …… 劝可别这么干,讨生活的人都不容易,算了罢,小事而已。
完全不了解,仅凭外表,直接就给你判断不行,这事出现过几次。
如果开着豪车,穿着名牌服装出现,对方会很尊重你,带着面具和你谈话,你看不透他的心思和真实想法;
当你看起来再普通不过,往往对方会卸下“伪装”,真实面目暴露无遗,可能会受到他们的一些羞辱,但我更偏向于这种形式的社交,我喜欢看到真相,即使真相是黑暗和丑陋的。
当然如果对方还能长久待在那里,对我的态度必然会出现翻转,生活充满戏剧性变化才有趣,我不会计较他们什么,还知道如何调戏他们,并希望他们能变好些,毕竟生命有限的,除了真诚和关怀,能留给这个世界的美好东西不多。
Last updated